- · 《南方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业》刊物宗旨[05/29]
易经里的南方(2)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易经中的南方 文字语言的运用表明南方在先民心中的重要性。这一论断也能得到《易经》的支持。在易经本文中,有西南、东北等词连用的卦爻辞外,即
易经中的南方
文字语言的运用表明南方在先民心中的重要性。这一论断也能得到《易经》的支持。在易经本文中,有西南、东北等词连用的卦爻辞外,即《坤卦》《蹇卦》《解卦》:
《坤》:元亨。利牝马之贞。君子有攸往,先迷,后得主,利。西南得朋,东北丧朋。安贞吉。
《蹇》:利西南,不利东北。利见大人。贞吉。
《解》:利西南。无所往,其来复吉。有攸往,夙吉。
除此以外,北方的北字没有单独出现过,东方和西方并举的爻辞有两处,即《既济卦》:
九五,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禴祭,实受其福。
因为《易经》卦爻辞是周文王父子编写的,站在周人的角度,对周人的西方位置表述自然多一些,西方的西字单独出现了三次,即:
《小畜》:亨。密云不雨。自我西郊。
小过卦:六五,密云不雨,自我西郊。公弋取彼在穴。
随卦:上六,拘系之,乃从维之,王用亨于西山。
这三次,两次都是一样的,而且“西郊”“西山”,以及东西并举的“东邻”“西邻”等物象都过于凿实,并非是对地理空间方位的认知。《易经》对东西方的表述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自我宣传,即东方的商王朝再怎么有排场,也不如我们西方的周人朴实更得好处,用现在的话,这是文化自信。因此,东、西、北作为地理空间边界,在作易的周人眼里,只有“西南”“东北”并列的利和不利的差异。
但是,南方在《易经》中居然出现了两次。即:
明夷卦:九三,明夷于南狩,得其大首,不可疾贞。
升卦:元亨。用见大人,勿恤。南征吉。
就是说,东方、北方、西方意味着什么,《易经》没有说,但南方意味着什么,《易经》说了,两卦的意思都是说,向南狩猎、征战、攻打、强取豪夺是吉利的,能够得到好处的。
如果我们理解,在三代之前先民们就已经熟悉东南西北和春夏秋冬时空差异,只是还没有付诸语言文字表达;文王父子演易,意味着《易经》从象数时代转向文字和义理时代,他们不能把东、西、北以及春夏秋冬的时空感写进《易经》,单单两次强调南方,就说明南方在当时人心中的重要,重要得高过强权商王朝当时所在的东北方。
按孔子的说法,《易经》是忧患之作,尤其演易的文王是有忧患的。这个忧患是什么?孔子和历代的易学家没有提供答案。我们今天能想到的,文王带领周人跟强大的商王朝相处并没有太大的问题,商周联姻,文王也得商人尊重,即使商王随意处死其他部落首领时,并没有置文王于死地,甚至还给了文王不小的权力。在商王和当时人眼里,文王即使德望再大,也不足以取代商;文王自己也知道周人的力量太小,周人没有条件取代商。但没有条件文王为什么还要创造条件地投入到灭商的大业中去?只能说文王有忧患。
这个忧患应该就是古公以来周人面临的问题,即是夏朝、商朝近千年所享有的温暖期气候要结束了,气候变冷使得北方民族向南抢夺生存空间,最早感受到压力的就是古公。从这个角度看,文王的伯父们往南方的吴越一带跑,其实也是这种压力下的一种出路。文王的忧患因此可以说是本部落民族的传统,是深入到骨子里的。他必须解答。所以,他演《易经》也好,制定灭商战略也好,都是有这样的一个背景。
研究气候史的现在有一个历史假说,就是在温暖期,华夏文明的制度趋于开明、社会多一些自由开放;到了寒冷期,制度趋于专制,社会走向封闭。但还有一个问题没有得到关注,就是在温暖期,大陆中国的南北基本处于和平发展,南北相安无事;到了寒冷期,北方就不仅要对南方动手抢生存资料,也会抢生存空间。因此,文王们从历史和现实中认识到,无论北方正常还是为生计所迫,南方总是有生活和生存所需要的东西,南方意味着丰富、富饶、充裕。
所以文王在《易经》中强调南方的意义,他无意中揭示了大陆中国东南西北方的某种秘密,东、西、北等地方固然也宜人居住,南方固然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如蛮荒、筚路蓝缕、断发文身,但南方更富饶。南征、南狩,甚至后来的周王南巡,都意味着机会,意味着财富。
这个文王时代,载入经中的南方观念其实是某种集体无意识。直到当代,从乞丐到打工者都清楚,南方饿不死人。民间顺口溜说,宁愿向南走一年,不愿向北走一天。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qikandaodu/2021/0220/796.html
上一篇:辞赋视野下饮食书写的南方地域性
下一篇:用科学的力量守住最后一道防线 ——记南方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