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业》刊物宗旨[05/29]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同为汉族人,为何南方宗祠数量远超北方?原因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在世界范围里面,只有我们中国的汉族人才会无比重视一个宗族和家庭的关系,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除了君臣之间的关系,最被看重的,就是宗族之间的长幼尊卑以及传承问题。
在世界范围里面,只有我们中国的汉族人才会无比重视一个宗族和家庭的关系,在皇权至上的封建社会里,除了君臣之间的关系,最被看重的,就是宗族之间的长幼尊卑以及传承问题。不过有意思的是,作为中国宗族关系的代表——宗祠,在南方极为常见,几乎在每条村子就里面都有一座村里最大的宗族的宗祠,然而在北方旅游的时候,却发现寺庙,故居以及宫殿比宗祠更为常见。这是为什么呢?
自从南北朝经济中心开始南移以后,南方成为了全国的农业中心。这里大部分的村落都是以种田为生,再加上南方的水土较为肥沃,南方的群众平均较为富裕,而且安土重迁,所以更为重视宗族之间的联系。再加上南方有不少是从北方迁移过去的人民,他们为了让子孙铭记着自己的根源是在哪里,加强宗族连接系对抗本土居民,因此在南方,兴建宗祠成为了一种团结的象征。
然而北方却一直是战乱之地,京朝受到少数民族的骚扰和入侵,每次的改朝换代或者是战争的时候,北方的人民就会被迫逃难。在逃难的过程当中可能会导致整个宗族变得分散,每一个旁支之间相隔较远,即使修建了祠堂也可能因为不稳定的局势而导致宗祠失去它原本用以凝聚宗族的作用。
很多北方的家族并非是不重视宗族之间的凝聚力,而是因为宗祠在北方无法发挥作用。只有当朝的皇亲国戚才有底气在北方修建自己的家族的宗祠,这才导致了北方的宗祠极为稀少。但每当因为战乱或者天灾而导致北方人民逃难到南方的时候,就回去纷纷在南方这个较为稳定的环境里面修建宗祠。所以有不少的北方朋友想要认祖归宗登上族谱的时候,都不得不往南方走一趟。
到了近现代,因为南方有大量的人前往海外进行谋生,在赚了钱的时候出于对中国和家族的归属感,往往会带着钱回到原本居住的沿海地区捐钱修建宗祠,所以在这些海外华侨的支持下,南方的宗祠越修越多,逐渐地和北方形成了巨大的差距。这样的原因让人听着心疼。
其实南方和北方都是汉族人,并非是北方的人民不注重这种宗族之间的情感,只不过是因为环境不允许以及经济的落后才导致了他们想要却不敢修。不知道各位认同这样的观点吗?还是说南北宗祠的差距有其他的原因呢?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zonghexinwen/2020/092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