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南方农业》栏目设置[05/29]
- · 《南方农业》收稿方向[05/29]
- · 《南方农业》投稿方式[05/29]
- · 《南方农业》征稿要求[05/29]
- · 《南方农业》刊物宗旨[05/29]
楚汉相争的时候,匈奴为什么不入侵中原?
作者:网站采编关键词:
摘要:从河北、山西北部一直延伸到西北地区的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一带,一般被称作农牧接壤地带,就是说,这一地带的南方以农业为主,这一地带的北方以游牧为主。 这一地带的控制
从河北、山西北部一直延伸到西北地区的六盘山、贺兰山、祁连山一带,一般被称作农牧接壤地带,就是说,这一地带的南方以农业为主,这一地带的北方以游牧为主。
这一地带的控制与否,不论是对中原王朝,还是对北方民族,重要性都毋庸置疑。当中原王朝控制了这一地带,就会出现两汉时期、唐前期空前强大的国力;否则,就会成为安史之乱后的唐帝国,或者是两宋时期的孱弱。
可以说,北方游牧民族与农耕民族的交流与冲突是贯穿中国历史的一条主线。这种交流与冲突可以追溯到先秦时期。
商周时期与北方民族就有着密切经济往来,偶有冲突,却还是控制在可以调节的范围内。到了西周中后期,北方民族向南侵夺资源的形势越来越强烈,而西周亡于戎狄的惨痛记忆,在平王东迁之后,成为中原诸侯国凝聚在一起,最终走向统一的深层原因。
秦、燕、赵三国与北方民族接壤,在三国境内的部分地区都是杂居混居,但是为了防御北方民族的侵扰,他们向北开疆拓土,并且修筑了长城。长期的接触,三国也不由自主的接受了北方民族的影响,最为显著的就是胡服骑射。
公元前四世纪初,赵武灵王不顾国内保守派的反对,下令用北方民族的短袖大裤代替不适合作战的华夏宽大衣袍,用骑马射箭为主体的骑兵,代替原本笨拙的战车。
秦统一中国之后,派兵向北继续拓展领土,驱逐北方游牧民族,将旧有的长城连接在了一起,并加以修固。
刘邦结束了中原王朝分裂的局面之后,开始注意到北方游牧民族的威胁,此时的威胁已经是匈奴了。
刘邦先是任命韩王信为代王,抵抗匈奴,结果韩王信在匈奴围攻马邑的时候战败,投降了匈奴。匈奴则是继续挥师南下。
刘邦意识到了事态的严重性,也预料到如果不和匈奴作战,后果不堪设想,于是率领几十万军队御驾亲征,最终以双方罢兵和亲结束了争端。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匈奴在楚汉之争的时候,不趁机南下入侵中原呢?而是刘邦统一之后,才会南下呢?因为中原战争不断的时候,北方游牧民族也处于战争之中。日后与刘邦兵戎相见的冒顿单于也处于内忧外患之中。
匈奴的历史很早,可是关于匈奴历史的记载,却是从司马迁开始。在司马迁的记录中,匈奴为夏后氏后裔,这是不准确的,真正可以相信的记载,从头曼单于开始。
头曼单于,是匈奴崛起过程中做出过突出贡献的人,他比秦始皇、刘邦的年龄稍长,基本上属于同一代人。
头曼单于在位时期,匈奴东边的东胡,西边的月氏,都很强盛。
燕国出于自身情况的考虑,曾经派出人质到匈奴,表示愿意联合匈奴,共同对付东胡。匈奴答应了燕国的要求。随后,燕国出兵讨伐东胡,占领了大片土地,作为同盟,匈奴自然分享了这一胜利果实。
月氏的强盛,似乎远远超过东胡。匈奴敢与中原国家勾结,削弱东胡的实力,却没有借助力量与月氏为敌,而且在后来头曼单于还向月氏遣太子做人质。
这种遣子做人质如果是双向的,说明月氏和匈奴之间地位相埒,如果是单向的,说明匈奴的势力和月氏相差巨大。没有记录显示月氏对匈奴有过类似的举动。那么只能是匈奴单向的行为。
在后来汉与匈奴的战争中,即便是匈奴处于极端劣势的时候,单于的太子也没有来到长安做人质,可想而知,月氏的强大给匈奴造成了多大的阴影。
遣往月氏的太子就是日后的冒顿单于。
冒顿也是一个苦命的人,作为头曼单于的太子,未来的匈奴单于,却因为父亲宠爱继母,想立继母之子为太子而惨遭横祸。
类似的悲剧,不只是存在北方民族中,中原的诸侯国也是屡见不鲜。楚平王听信费无忌的谗言,将原本嫁给儿子太子建的秦哀公之女据为己有,接着另选一名女子嫁给了太子建。之后,楚平王又打算杀死太子建,在太子出奔之后,楚平王杀死了太子建的大臣伍奢、伍尚父子,这才有了伍子胥报仇的故事。
头曼单于想置冒顿于死地,有很多种办法,而最终遣冒顿为人质等于是废物利用,一举两得,即可以保证匈奴的平安,也可以将冒顿变相软禁起来。
一旦匈奴势力可以抵抗月氏,头曼单于便可以向月氏发兵,假手月氏杀死冒顿。之后的发展也确实如此,好在冒顿命大,从月氏偷了一匹好马逃回了匈奴。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zonghexinwen/2020/0804/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