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稿指南
一、稿件要求: 1、稿件内容应该是与某一计算机类具体产品紧密相关的新闻评论、购买体验、性能详析等文章。要求稿件论点中立,论述详实,能够对读者的购买起到指导作用。文章体裁不限,字数不限。 2、稿件建议采用纯文本格式(*.txt)。如果是文本文件,请注明插图位置。插图应清晰可辨,可保存为*.jpg、*.gif格式。如使用word等编辑的文本,建议不要将图片直接嵌在word文件中,而将插图另存,并注明插图位置。 3、如果用电子邮件投稿,最好压缩后发送。 4、请使用中文的标点符号。例如句号为。而不是.。 5、来稿请注明作者署名(真实姓名、笔名)、详细地址、邮编、联系电话、E-mail地址等,以便联系。 6、我们保留对稿件的增删权。 7、我们对有一稿多投、剽窃或抄袭行为者,将保留追究由此引起的法律、经济责任的权利。 二、投稿方式: 1、 请使用电子邮件方式投递稿件。 2、 编译的稿件,请注明出处并附带原文。 3、 请按稿件内容投递到相关编辑信箱 三、稿件著作权: 1、 投稿人保证其向我方所投之作品是其本人或与他人合作创作之成果,或对所投作品拥有合法的著作权,无第三人对其作品提出可成立之权利主张。 2、 投稿人保证向我方所投之稿件,尚未在任何媒体上发表。 3、 投稿人保证其作品不含有违反宪法、法律及损害社会公共利益之内容。 4、 投稿人向我方所投之作品不得同时向第三方投送,即不允许一稿多投。若投稿人有违反该款约定的行为,则我方有权不向投稿人支付报酬。但我方在收到投稿人所投作品10日内未作出采用通知的除外。 5、 投稿人授予我方享有作品专有使用权的方式包括但不限于:通过网络向公众传播、复制、摘编、表演、播放、展览、发行、摄制电影、电视、录像制品、录制录音制品、制作数字化制品、改编、翻译、注释、编辑,以及出版、许可其他媒体、网站及单位转载、摘编、播放、录制、翻译、注释、编辑、改编、摄制。 6、 投稿人委托我方声明,未经我方许可,任何网站、媒体、组织不得转载、摘编其作品。

南方日报报道|乳源:校地“牵手”培育瑶乡“

来源:南方农业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0-07-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在乳源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文化书屋,“90后”志愿者罗秋英与小朋友交流。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实习生 肖楚瀚 摄 7月18日下午2时许,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

在乳源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文化书屋,“90后”志愿者罗秋英与小朋友交流。南方日报记者 徐昊 实习生 肖楚瀚 摄

7月18日下午2时许,韶关乳源瑶族自治县大桥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文化书屋里,小朋友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看书。“姐姐,你来了。”11岁陈心怡的话音刚落,书屋一下子热闹了起来,欢笑声此起彼伏。“有了书屋,镇里的留守儿童多了个好去处,他们从最初的腼腆,到现在可以敞开心扉交流。”“90后”志愿者罗秋英说。

探索创新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不仅要“送文化”,同时也要“种文化”。为此,乳源与韶关学院合作共建“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项目,安排志愿者深入田间地头,结对指导全县的镇、村文艺队开展创作,让新思想、新文化、新理论的种子在基层落地生根。

山歌、舞蹈、四句半、快板……在瑶乡大地,党的声音通过各式乡村文艺节目传递开来,让群众看得见、听得懂、有认同、愿参与,感受到关爱和温暖。同时,乡村文明新气象也为乳源乡村振兴注入了新动力。

“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雨后的乳源瑶乡,薄雾弥漫,群山如黛。“咕咕咕,咕咕咕”,山间几声悦耳清脆的鹧鸪鸟叫声,令瑶族女孩赵紫微倍感亲切。“瑶家人依山而居,邻水而聚,对大自然有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对金色的鹧鸪更是情有独钟。”她说。

现如今,鹧鸪鸟对瑶族村民不单单是乡情的寄托,更是瑶乡文艺帮扶和宣讲的代名词。2018年,乳源东坪镇雕子塘新村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设立瑶乡文艺帮扶实践基地,在组建文艺帮扶志愿队伍时,便把其命名为“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志愿队。

28岁的赵小芳是雕子塘新村“金鸪鸪”瑶乡文艺兵宣讲队队长。“我们有30多名队员,每晚都在村里的新时代文明实践活动广场排练。”她介绍,由韶关学院师生组成的志愿者定期会来到村里,教授瑶族山歌、瑶族舞蹈等方面的知识和技能。

“以前想学新的舞蹈,只能在网上跟着视频学,现在有专业老师一对一指导,教我们把盘王祭礼仪式、瑶族刺绣动作编进舞蹈中,也把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绿色发展等党的政策融入其中。”赵小芳说。

乳源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谢向军表示,校地合作共建“金鸪鸪”瑶乡文艺帮扶项目是乳源探索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工作的创新路子,通过把宣讲和文艺相结合,把党的创新理论以接地气的形式唱出来、演出来、展出来,达到寓教于乐、润物无声的目的,同时为瑶族文化的挖掘、保护与传承提供“智库”力量。

“通过引入高校资源,我们在‘送文化’里‘种文化’,把‘送文化’与‘种文化’有机结合,推动新思想在基层落地生根。”谢向军说。

韶关学院教师梁李婷从事民间舞教学多年,上月下旬起开始负责帮扶一六镇下社村“金鸪鸪”瑶乡文艺兵宣讲队。“我们以后要多向老师请教,把村里产业振兴的故事演好、演活。”村民何雪娃笑言,“幸福来得太突然了。”

扶智+扶志为乡村振兴赋能

早饭过后,乳源大桥镇中冲村59岁的刘含香扛着锄头来到田埂边。看到稻田里时不时泛起的水花,她的脸上乐开了花。“这些禾花鱼已经长到两个手指大,可以搅动浮萍了。”今年,她养了6亩禾花鱼。

大桥镇一带稻田养殖禾花鱼的传统有数百年。几年前,乳源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珠江水产研究所开展合作,对禾花鱼进行提纯复壮,现已选育到第六代,适合当地稻田养殖。经过各方努力,中冲村还成为广东首个国家级稻渔综合种养示范点。2019年,全村禾花鱼产量2万多斤,产值80余万元。村里参与养殖的贫困户年收入全都增加了数千元。

“不只是特色水产养殖,还有茶叶、蔬菜等行业,我们都到各地寻访专家,以科技推动瑶乡农民增收。”乳源瑶族自治县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主任赖南坡说。他表示,在推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中,乳源注重与乡村振兴、精准脱贫等深入融合,激发群众创造美好生活的热情,以扶智、扶志助推脱贫攻坚。

在乳源一六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的一次精准脱贫政策宣讲会上,村民欧提古得知贫困户贷款发展农业能够免息,还能得到种植方面的指导,顿时看到了新希望。在实践所志愿者的鼓励下,他租下40余亩山地种植果树。之后,志愿者还多次上门提供种植技术支持。“我要办好果园,把日子越过越甜。”欧提古说。

文章来源:《南方农业》 网址: http://www.nfnyzz.cn/zonghexinwen/2020/0723/400.html



上一篇:卡尔霍恩:为保护南方少数民族的权利和利益而
下一篇:南方日报专访丨董可:推出南沙自贸片区4.0版,

南方农业投稿 | 南方农业编辑部| 南方农业版面费 | 南方农业论文发表 | 南方农业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8 《南方农业》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